王益区民生跟着“民声”走 幸福“马上”就会有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14-02-23 17:57:35 阅读量:

西部网讯 马年新春,“马上”幸福!幸福是什么?

“孩子能不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看病能不能更便宜一点,更方便一点?”

在市王益区,就业、医疗、教育、住房……这些百姓急盼的“民声”就是他们的幸福,也成了民生工程的着力点。

大红灯笼挂起来、喜气的对联贴起来,年夜饭全家团聚热闹起来……今年新春,王益区黄堡镇马村参合农民杨平干心里揣着喜悦过大年,马年未来就幸福连连。

2013年,杨平干享受到了新农合政策后,他说:“看病方便了,工作有着落了,环境变好了……国家政策一年比一年好,年过的也让人舒坦呀!”这因为改善民生的成果与百姓的幸福指数同频共振。

今年以来,王益区坚持把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强化服务”的要求,推动城乡社会保障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性转变。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重点加强对城镇困难人员、复转军人等群体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在黄堡工业园区建设困难企业职工再就业综合示范基地,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0人;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升级。加快实施川口兰公房廉租房、塬上苑公租房等10个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全年竣工并交付使用保障房1000套以上,搬迁地质灾害点居民193户603人,进一步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加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及生育保险扩面力度,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6.5%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政府补助水平提高到每人350元;实施好“一元”保险;建立健全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申报建设,实现16个农村幸福院正式运营。

全面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实施学前教育分类管理,提升办园水平。开展标准化中小学创建,试行“大学区”管理模式,着力解决择校热、大班额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抓好“双高双普”创建工作,确保年内通过市级督导初验。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加快中医药发展,做好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做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启动实施工作,创新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5以内。

推进科技文化全面进步。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开工建设黄堡工业园区体育中心,实现区、乡、村三级图书馆(室)免费开放;继续开展社区文化大广场、乡村文化大舞台活动,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通讯员 陈海燕)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