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鸡新闻网 时间:2014-02-05 09:34:34 阅读量:
宝鸡是炎帝故里,屡屡出土的青铜器,证明着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
宝鸡是工业重镇,件件优质的宝鸡造,印证着工业城市的雄厚基础。
翻开宝鸡的近代工业发展史,可以说宝鸡工业是从战火中一路走来,逐渐发展壮大。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一个个宝鸡制造,走向全国、跨出国门;一件件宝鸡专利,行业领先、勇立潮头。
优势聚集 宝鸡工业“筋骨强壮”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宝鸡工业有实力,有潜力。市委书记上官吉庆提出宝鸡要达到一个目标:在西部生态最好的城市中,宝鸡工业最强;在西部工业最强的城市中,宝鸡生态最好。
多年来,历届宝鸡市委、市政府都把工业强市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按照“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每年预算列支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各项工作和相关奖励,使宝鸡工业不断“强筋壮骨”,宝鸡制造名扬四海。
在宝鸡,已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钛合金产业集群、机床工具产业集群、石油装备产业集群、煤化工产业集群、烟酒类产业集群、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航空安全装备产业集群、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等九大产业集群。引来了法国施耐德、日本住友、德国西门子等世界 500强和国核锆业、蒙牛乳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宝发展。在全省装备制造业中,宝鸡装备制造业“四分天下有其一”,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位列全省第二。陕西省重点扶持发展的八大装备制造业中,汽车、机床工具、通用机械、专用机械等 4个生产基地的主体就在宝鸡,电工电器、军工、工程机械等 3个行业的部分产品生产基地也在宝鸡。
盘点九大产业集群内大企业大集团,各个都叫得响、能挑大梁。
宝钛集团的钛及钛合金材料在国内占有 80%左右的市场份额,麾下聚集了400余家配套企业,“中国钛谷”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宝光集团的真空灭弧室产销量进入世界前五强;秦川发展、宝鸡机床集团大规格磨齿机打破了西方国家技术垄断;长岭纺电是亚洲最大的纺织电子生产基地;宝鸡专用汽车连获5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斯太尔车桥生产基地;数控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产销量世界第一,中国“入地神针”万米钻井出自宝石机械;大跨度钢桥梁、心脏起搏器均在世界领先、亚洲称雄;国防现代化装备和电子专用设备制造能力均为国内第一……这一连串第一、最大和“填补空白”,正是宝鸡工业实力和潜力的见证。
向西开放 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契机,让宝鸡再立潮头。
在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钛居世界第四位,正是我市钛产业发展必备原料。这种产业上的互补关系及较强的科技竞争实力,使我市既可
成为产业和生产要素转移的首选承接地,又可成为产业、生产要素和科技向西部及中西亚、西欧地区转移的出发地。目前,国家发改委已规划了涉及欧亚大陆桥以及新丝绸之路的多条铁路,铁路货运专列和直达中亚的航空港已相继开通,宝鸡工业发展潜力无限。
面对新契机,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市委政研室主任谢丽娟说,宝鸡要围绕建设丝绸之路新的战略枢纽,继续依托工业优势和现有基础,着力抓好以“宝鸡·中国钛谷”为重点的新材料、以吉利汽车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以西凤酒城为重点的烟酒食品、以麟北煤田开发及煤转化为重点的现代煤化工等四大产业,继续支持大企业、大集团技改扩能、就地配套,向百亿企业、千亿企业迈进。
在重点产业建设方面,市发改委主任刘焕勋说,我市将在有色金属行业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主动出击,通过兼并重组、股权合作等方式创办独资或合资企业,实现共同发展。发改委将积极与省上相关部门和国家发改委对接项目,及时跟进,编制好宝鸡与中亚国家合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规划,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平台。
在大力推进外向型经济方面,市国资委主任徐勇说,我市要深度挖掘西凤酒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积淀,加大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带的市场开拓力度,提升西凤酒在西北地区及中亚国家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要加快吉利汽车项目建设,巩固我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汽车产业优势;支持秦川机床、宝鸡机床等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加大向中亚等国家的出口力度;要加大对麟北煤田勘探区的勘查投入力度,提高市属国有资本在煤炭资源开发领域股权比重。
常言道,厚积而薄发。在雄厚的工业基础支撑下,宝鸡必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开拓新市场,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