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4-01-03 14:04:21 阅读量: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 张伯阳)记者2013年12月30日在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完成全年任务6.2万人的118.9%;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9万人,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6.14%。
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2.1万人的134.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5762人,完成全年任务4200人的137.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控制在目标任务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0万人,完成全年任务101万人的128%,农村居民进城落户16.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13.5万人的125%,高校毕业生报到1.2万人,实现就业1.16万人,就业率96%,全面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就业工作任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武俊兴说,2013年,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经济,产业拉动就业,目前我市已有1个国家级、2个省级开发区和10个重点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933户,其中已投产企业723户,吸纳就业总数达16.2万人,成为带动渭南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就业总量的先导区和核心区,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据了解,2013年我市支出就业专项资金2.7亿元,为8.7万人次提供职业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扶持,帮助劳动者提高技能、降低就业成本、提高就业成功率。充分发挥“渭南培训城”资源优势,把培训对象确定为所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四类人员,今年共免费培训4万余人次,落实培训补贴4000万元,培训后就业率达80%以上。继续巩固和提高创建创业型城市水平,进一步加强城乡就业统筹工作,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走出农村,向城镇转移就业,全市回乡创业人数达3万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近1.8万个,建成创业示范园26个,已有2958户企业落户园区,安排就业4.3万人,创经济收入近35亿元。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加大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力度,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着力推动就业援助工作向精细化、长效化发展,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失业调控,稳定企业岗位,全市建成12个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完成省、市、县三级联网,基本实现全区域覆盖、信息化运作、多功能服务。
武俊兴说,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民生工程的重视、关注度逐年提高,特别是对群众的养老保障问题尤为重视,就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计划招用的国有集体企业农业户籍人员养老保险,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社会保险和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养老保险等问题,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使更多的劳动者解除了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9万人,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6.14%;其中在职25.2万人,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4.5%。批复符合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条件的4.07万人,缴清费用3.97万人,2.66万名超龄人员已经批复享受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
2014年,我市人社系统还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家家有就业、人人有社保”的目标,让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