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4-01-02 11:03:56 阅读量: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在中国版图上,黄河从这里直下千仞,破山峦而径出,泻千里而东流。这里有鲤鱼跳龙门的美丽传说;有大禹治水的历史遗迹,也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四合院建筑。这里就是史圣司马迁的故里,有着“小北京”之美誉的韩城。
自古以来,这里积仙山之灵秀,借圣水之传奇,经济社会飞速前进,始终占据着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领头羊”的傲人地位,让这片素有“文史之乡”美称的韩城,更显得绚丽多彩,独具魅力。
一年多来,韩城在省委、省政府和渭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陕西东大门建设总体部署,定规划、拉框架、优环境、引项目、惠民生、促和谐,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深入推进计划单列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2年,市域经济实现争先进位,位居“陕西十强”第八。2013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87.3亿元、增长13.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2亿元、增长33%。
先行先试 开拓创新
加快建设新韩城
时间定格在2012年5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韩城市开展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工作,提出要把韩城打造成为黄河沿岸中等规模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强市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那一刻,韩原大地一片沸腾,街头巷尾都在叙说着这千载难逢的机遇。
计划单列试点,本质就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省委、省政府赋予韩城市先行先试的条件,不但是对韩城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韩城市委书记郭志英、市长张建中多次在全市干部大会上要求:计划单列市试点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探索创新工程,要站在新起点,建设新韩城;要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争先进位的发展意识,化压力为动力,以更大的气魄、更足的干劲、更坚实的行动,推动实现韩城新的更大的发展。
韩城西承关中、北接延安,空间和区位特殊。计划单列以来,韩城市委、市政府一班人牢记省委、省政府“优化全省城市布局、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重托和使命,以“三个提升”为抓手,全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韩城把编制规划作为计划单列的首要任务。所有规划体现生态、文化、现代特色,做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要素通盘考虑,整体推进,真正实现规划的全覆盖。遵照省委书记赵正永“北林、南扩、西拓、东靠”和“生态型、宜居型”的指示精神,启动并编制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全面修编了园区、景区的总规和详规;开展了市域一体化规划和建制镇规划的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