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13-12-31 14:32:54 阅读量:
西部网讯 近日,笔者在陕钢集团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几个身系安全绳的工人正在料场周围安装防风抑尘网,四五米高的蓝色抑尘网将料场和路边的绿化带一割为二。据料场负责人介绍,为尽可能减少因生产带来的粉尘污染,公司投资1750万元在1个综合料场和3个临时料场安装了防尘网,有效减少粉尘的扩散。
作为工业大县,近年来该县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迈出了建设工业强县的坚实步伐,工业比重占到了全市四分之一强,但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面对如此状况,该县县委、县政府不逃避、回避,理性对待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建设陕西强县和美丽勉县为目标,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秉承“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坚持边发展边保护,“表”、“本”兼治,“内”、“外”兼修,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奋力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预计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97亿元、规上企业产值完成2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0%,万元GDP能耗预计控制为2.26吨标煤,较去年下降三点四个百分点。
该县不断强化环境监测监管,先后投入治理资金2.6亿元,建成污染防治措施37台套,对5大类、3个重点区域、16家重点企业存在的环境突出问题进行了整治,对6个行业18家“两高一资”企业开展集中治理,取缔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或生产线12家(条),停产整治11家,实施6个减排项目。将陕钢公司、汉钢公司、中泰公司、远东化肥公司等企业列入《2013年全县重点监控企业名单》,严格按照重点污染源监管要求,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监管工作责任制,每月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加强监督性监测,准确掌握企业扬尘排放情况,督促陕钢公司、远东公司等6家重点企业完善了污染处理设施。前九个月,共削减氨氮89.18吨,二氧化硫564.26吨。
在治“表”的同时,该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把发展循环经济与发挥资源优势、土地集约利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紧密结合起来,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倡导环保、低碳、高效型经济,以循环理念唱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深入推进以锌冶炼、钢铁冶炼、化工产品制造和建材、农业科技等为主导产业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优先扶持、重点支持、改造升级、限制发展、强制关停”等措施,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以节能降耗、增质提效为目标的技术改造,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催生产业集群,逐步整合资源和项目,深入挖掘发展潜力,逐步实现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在前不久的全省第八次陕南循环发展座谈会上,荣获陕西省循环发展贡献奖。此外,建立建设项目综合决策机制,严格建设项目准入,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污染的发生,有效控制“两高一资”项目过快增长。今年,共下达环境标准63家,出具预审意见17个,对31个项目进行了环评批复,办理环境影响登记表79个,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两高一资”企业项目12个。(通讯员 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