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13-12-31 10:51:24 阅读量:

西部网讯 近年来,具有独特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市耀州区,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文化名区”目标,始终坚持以在文化产业发展为主线,按照“政策扶持、产业支撑、文化驱动、市场运作”的思路,大力实施“文化兴耀”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区、陕西省旅游强区、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区和陕西省群众文化活动示范基地等荣誉。2013年全区接待游客42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8亿元。

规划先行,政策扶持。抢抓中宣部定点帮扶和县级文化改革试点区建设等机遇,高规格编制了《“文化兴耀”战略实施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各景区旅游发展规划,用规划指导和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同时,结合全区文化旅游特色和发展方向,制定出台了宽松灵活的激励政策和《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城市片区开发改造奖补意见》等,坚持每年区财政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奖补形式,用于扶持文化旅游服务业发展。

科学定位,产业支撑。立足全区文化旅游资源区域分布和旅游产业基础,确定了“一心两翼三园”的发展格局。“一心”,即历史文化名城。神德寺塔的佛骨舍利、经卷与塔三者合一,是全国仅有的。因此,区委、区政府把神德寺文化公园作为古城建设的突破口,投资3亿元打造集休闲养生、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文化公园。恢复修建耀州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四大街坊”,发展以休闲养生、理疗保健、特色餐饮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两翼”,即药王山大景区和照金香山大景区。整合红色、养生、佛教、绿色、生态文化资源,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耀州“两日游”精品线路。目前,在古城和两大景区建设中,我们已投入资金20亿元,先后建成了仿唐永乐商厦、民主路仿唐商业街、药王养生苑、药王生态湖、照金红色旅游名镇等一大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三园”,即正在谋划的玉门湿地公园、柳公权文化产业园和步寿塬集农业观光、田园采摘、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以人文本,文化驱动。设立了宣传文化“一大五小”基金,每年区财政列支500万元支持宣传文化建设项目和文化工程。制定出台了《耀州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先后选派135名干部到全国宣传干部学院、中央电视台进行培训。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名医名院长和民间名艺人”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名教师、名校长、民间名艺人42名,并享受区政府津贴。精心打造了大型秦腔剧《照金这片天》、《千古药王》、《桃花岭》等一批文化精品,其中,《照金这片天》荣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奖,“耀州大舞台”被省文化厅表彰为“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示范服务项目。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投资近1亿元建成了区宣传文化中心、文化艺术展厅、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下乡、电影放映、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耀州大舞台”被省文化厅表彰为“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示范服务项目。

注重保护,生态优先。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编制出台了《古城城市设计及导则》和《耀州区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奖补意见》,全面实施古城开发改造和保护,对重点保护的12户古民居每户每年给予资金补助。投入2200万元,完成了耀州文庙、柳公权墓、令狐德棻墓等重点文物的抢救维修工作。今年,祋祤宫遗址和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为改善空气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今年痛下决心,放弃了15亿元的工业产值和近1亿元的财政收入,拆除药王山周边水泥企业和实施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今年7月,32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在耀州区成功放飞,有力地证明了耀州区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通讯员 白益军)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