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地全力以赴抗旱保苗

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3-12-14 16:13:47 阅读量:

  
  本报讯(记者 徐 蕊 通讯员 党麦婷 雷晓辉)入冬以来,降雨偏少,气温偏高,作物田间蒸发量大,加剧了旱情发展。尧山以南中部旱塬出现旱情,特别是回茬地旱情较为严重。针对这一实际,县抓早动快,开动一切水利设施,加大灌溉力度,千方百计争取多放水,多浇地,浇好地。
  根据当前旱情,该县及时召开了抗旱工作专题会议,对抗旱灌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并下达了县属灌区2014年度灌溉任务。10月23日,龙阳抽水站抢先开机,随后二黄、交口等各灌区陆续开机冬灌。各灌区和相关部门做好对水利设施和设备的检修保养及抢修,发动群众对渠道进行整修,并组织专业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作物生长情况,掌握旱情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实行水量分段包干的结算方法。继续推行水费廉正建设“五个一”、“三公开”和“两不准”制度,杜绝乱搭车现象。积极推行终端水价制,减少中间环节,让群众用明,缴明白钱。
  目前,该县冬灌任务已经过半,完成冬灌面积40.9万亩。
  
  本报讯(记者 小安 通讯员  董肖 翊莎)连日来,县面对入冬以来持续的旱情,积极投入抗旱冬灌,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该县积极行动,切实做好冬灌工作,县上成立抗旱专业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多举措向群众宣传冬灌的重要性,并指导群众进行灌溉;各农口单位根据职责分工,采取多种措施,密切配合,全力保证抗旱用水、用电、用油、资金及物资的需求;各乡镇与水务部门相互协作,紧密配合,北部沿黄、渭洛河群众运用小型水泵进行抗旱,桐峪、太要、安乐等南部沿山乡镇依托南山支流及机井水源,开动一切水利设施,抢时早灌。
  截至目前,全县动用各类水利设施130处,灌溉农田3.4万亩。
  
  本报讯(记者 石小荣 通讯员 刘艳芹 薛欣欣 )入冬以来,市未出现有效降雨,旱象显现,土壤底墒不足,严重影响农作物越冬。为确保全市灌区农业增产增收,市水务局早安排、早部署,积极做好冬灌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冬灌已全面展开。截至12月9日早8时,已灌溉农田12.7万亩。
  为确保冬灌顺利进行,薛峰水库灌区管理处、盘河水库管理处专门组织抗旱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利用广播、横幅、标语、口头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动员,向群众讲解冬灌的必要性和农作物需水的关键时期,发动群众对各自田间渠道进行清理,引导群众提高认识,科学适时引灌。同时,与各村组管水员加强联系,落实用水情况,统一安排行水计划。
  在灌溉中,他们加强巡查密度,每两小时巡查一次,防止行水出现堵塞物。科学调配水源,因地制宜,适时科学灌溉,严格执行“终端水价制”,维护良好用水秩序。全市各小水灌区和机井也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新技术实施冬灌。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