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13-12-13 08:09:17 阅读量:
西部网讯 站在市王益区王益乡塬畔村俯瞰王益区,眼前是郁郁葱葱的树林,绿化景观体系、文化景观体系、亲水休闲体系等构成的人民公园尽收眼底,抬眼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这是王益区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崛起的一个缩影。
今年,王益区投资396.5万元开展了绿色王益春季战役和秋季补植行动,完成造林绿化2160亩,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37%。通过努力,扬尘、粉尘污染得到有效遏制,1至11月,空气质量(PM10标准)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8天,比去年同期增加9天。
今年以来,王益区把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抓好非煤矿山整治、强化农村环境、狠抓210国道沿线水泥企业粉尘治理工作、开展畜禽污染治理、加强秸秆禁烧、开展农村水源保护治理、创建生态示范工作作为杠杆,以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力,撬起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生态”,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建设。
大力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制定了《王益区联防联控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蓝天”行动方案》、《王益区联防联控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蓝天”行动考核办法》等,共向3800户困难群众发放取暖补贴,其中市政府为3100户困难群众进行了补贴,每户补贴300元,区政府筹集21万元,进行再补贴700户,每户补贴300元。同时,认真开展治污降霾工作,成立了治污降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王益区2013年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治理目标、治理重点、保障措施,为抓好治污降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拆除燃煤锅炉17台燃煤锅炉30台,12家更换了天然气锅炉。并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治理,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备60余台,加强现有锅炉的监管,不断改善辖区空气质量。
抓好非煤矿山整治。成立了非煤矿山整治领导小组。截止目前共拆除违法辖区的所有石灰窑58座,并对辖区的其余7家石渣厂采取了断电措施,予以治理。
狠抓210国道沿线水泥企业粉尘治理工作。督促天博、大鹏陶瓷有限公司、骊山建材公司3家企业,完善了物料堆棚,所有物料入棚(库)堆放。并且防止生产过程中发生跑、冒、滴、漏等现象;要求秦川粉磨站、耀州建秦水泥公司按照“一标三化”、提档升级的治理要求,加强环保设施的维护及运行监管,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积极开展畜禽污染治理。对全区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进行了整治,从源头遏制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目前,铜川市禾田生猪养殖有限公司、铜川正兴养殖有限公司2家养殖户,完成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处理实施,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全面加强秸秆禁烧工作。明确了各乡镇党政一把手是本辖区秸秆禁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行逐级分包责任制,做到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包地块,明确责任,一抓到底。区秸秆禁烧办公室还成立了2个督查组,深入到各乡镇进行督促检查,做到了领导指挥到位、检查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宣传指导到位。目前,全区建设沼气池3000余个。
全力开展农村水源保护治理。今年,完成了七一水库加固工程浆砌4698.95m,浇铸混凝土160.27m,累计完成投资638万元,完成了王家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王益区南沟淤地坝治理工程,项目概算共计投资146万元。同时,加强对“农家乐”的污染治理,组织区卫生局、区文广局对王家河赵家源、王益乡塬畔村、黄堡镇小河纳等30余家“农家乐”进行了全面检查整治,要求各经营业主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妥善处理废水和生活垃圾。
创建生态示范工作卓有成效。在生态创建过程中,王益区进一步完善了以区直部门、乡领导、村干部为主体的综合机制。同时,还将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作为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使区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共建成省级生态示范乡1个,省级生态村2个,省级绿色村庄2个,省级绿色企业1个,省级绿色学校1个,省级绿色小区1个。(通讯员 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