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探索代表评议工作纪实
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3-12-09 14:16:52
阅读量:
王小震 井 卓 本报记者 雷水潮
12月5日,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的2013年人大代表评议测评大会上,当被评为满意单位的市国土资源局、地震局、移民开发局、交通局、农业局上台领奖时,现场顿时响起了连续不断的热烈掌声,这其中不仅包含着100多名省、市人大代表对获奖单位的衷心祝贺,同时更透露出大家对这次评议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的充分肯定。
对于渭南市2013年人大代表评议的测评结果,市委书记肯定地指出:“这次评议特点鲜明、办法新颖、工作务实、效果比较好,充分发扬了民主,回应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些多年参加评议的人大代表也深深地感到:“今年这次评议的改进力度大,成效明显,测评结果很好地体现了客观、真实和公正。”在今后的两个月内,人大代表评议工作将全面转入整改阶段,我们相信,在前几阶段良好开端的基础上,这次评议将继续深入有效地开展,被评议的18个部门单位必将以加快渭南发展、更优更好服务的工作实绩向广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与时俱进 务实高效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如何有效地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是摆在各级人大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面对新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仍然把突破点选在代表评议方式的创新和改进上。在年初召开的市四届五次人代会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明确指出:“2013年,要对代表评议工作进行重大改进,不断增强代表评议的公正性和说服力,切实提高监督实效。”
围绕这一目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郗怀亮带领相关人员,采取发放问卷、走访调查等方式,多方听取意见,最终形成了评议实施方案。同过去相比,方案凸显了三大不同:一是变单纯的代表测评为代表与群众联合测评。委托专门机构,以电话调查的方式,由200名社会各界群众对被评议部门进行测评,使测评结果更加体现民意。二是变统一确定参评代表为会前随机确定。测评大会召开前一天,常委会才随机确定了参评的代表名单,并临时电话通知了会议时间地点,这一做法杜绝了以往存在的个别被评议部门提前向代表打招呼、做工作的现象。三是变单一计分方式为按对象和权重综合计分。今年测评的计分方式包括两大部分,其中群众测评占15%,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分开计票相加后占85%,计分办法的改进促使测评结果更为科学合理。此外,在评议的视察调查阶段,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以及省、市相关实施意见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还就严肃评议工作纪律下发了专门通知,由常委会各副主任带队的6个视察组以严明的纪律、务实的作风和高效的工作赢得了有关方面的一致赞誉和好评。
求变之际 顺势作为
时光倒回至2003年,渭南正处于加快发展的起步阶段,当时制约和困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投资发展环境不优不好、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时有发生。看准了发展中的这个难点和顽疾,时任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感到人大工作必须适应形势的需要,迅速把监督的重点转变到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上来。为此,针对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单位的优化投资环境评议工作在全市第一次拉开了帷幕。
这次评议的目的和内容非常明确,就是评议有关执法部门和单位是否有不按规定和程序办事的情况;是否有大局意识不强、遇事互相推诿的情况;是否有乱罚款、乱摊派、乱收费现象;是否有执法不文明、以权谋私、徇私枉法问题等,无不关乎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在评议的程序上,包括了宣传动员、自查自纠、征求意见、测评、整改等阶段。当时的评议结果一产生,马上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大家认为,这一方式不但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强化了人大监督的职能,而且督促各执法部门查纠了许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从这一年起,市委每年的工作要点也正式将开展评议活动列为重要内容,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创新探索 稳步发展
创新是工作的活力源泉。为了确保代表评议工作的深入推进,过去十年间,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结合实际,对评议工作进行相应的探索和改进。上两届常委会任期内,将评议的范围延伸到部门的下属科室,在评议中增加了视察调查方式,并在参评代表的组成上加重了企业家代表的比例,使评议触及更深、影响更大、测评结果逐步趋于公正合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以来,更是加强了对代表评议工作的创新探索,一是采取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确定被评议部门和单位,使评议的领域与经济发展和百姓民生联系得更加紧密;二是将单一进行的“优化投资环境评议”改为综合性的“人大代表评议”,进一步体现了评议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严肃性;三是对省、市双管部门和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评议,包括金融、电力、通讯、烟草等各个行业,使评议的范围和空间得到了有力拓宽。
持续不断的探索改进,使代表评议这一创新性的人大工作方式产生了良好效果。十年来,全市的投资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一些世界和国内知名企业相继落户,一批涉及百姓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纷纷建成投用,渭南人民正享受着越来越多的发展成果。就人大工作来讲,政府各部门和中、省驻渭单位全面增强了接受人大监督的主动性,形成了部门经常报告、人大认真监督的良性工作机制。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评议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还多次受到省人大和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中国人大》杂志 2013年第15期整版刊登了《渭南人大:代表评议活动增强监督实效》文章,省内外许多兄弟市都先后来渭考察学习评议工作,渭南人大工作的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
然而,创新是没有止境的。“人民代表评议本身是工作创新的结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持续创新。”这是市委书记对评议工作新的期望和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在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征程上,市人大常委会一定会坚持不懈地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为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作出更加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