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3-12-05 16:26:03 阅读量:
记者 陈 林 通讯员 王 敏
红果果,鼓口袋;绿蛋蛋,闪金光。
近几年,在大力发展苹果主导产业的同时,在适宜地区倡导核桃种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群众致富渠道。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核桃园十万亩。
2010年以来,结合县域特点,把发展核桃定位为继主导产业苹果之后,又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按照“做大基地、做强企业、做活市场、作响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产业。
示范带动 引导核桃种植
“今年产干果2400斤,收入60000元,亩均产值达到4000元。”冯雷镇南干村村民郭忠孝兴奋地告诉记者,他2008年春季栽植核桃15亩,品种以清香为主,共栽核桃630株。今后随着结果年限的增加,产量和效益还将增加,预计盛果期亩产干果500斤,亩产可达到12500元。
从2010年以来,鼓励社会办林,先后引进三家公司,分别建成了13个千亩示范园,全部栽植优质成品核桃苗。示范园建设采用技术员包点,现场指导的方法,严格按照“三大一膜”技术标准化建设。
“我们现在投资已达到一亿元,在史官镇郭家山村、北塬乡阎家村、鹿角村、西固镇中文化村、甫下村等十个镇发展核桃经济林3万余亩。”县绿园林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龚传禄表示,他十分看好核桃产业。
技术指导 百万核桃进农家
县在紧抓示范户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百万核桃进农家”活动。鼓励村组集体、农户在村道两旁、田间地头栽植核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绿化美化家园,拓宽庭院经济,改善居住环境,催生了一批现代家庭农场,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林业产业发展,为全县林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如今,“家庭农场”已成为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的生力军。
还在2011年成立了核桃研究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核桃管理技术指导和栽植培训,无偿为种植户提供一对一技术帮扶。同时,由机关干部分片包干,指导种植大户组建核桃专业合作社,建设核桃经济林示范基地,兴办实体招商引资,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化产业发展之路。此外,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的核桃经济林基地,促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目前,共成立核桃专业合作社26家,建成100亩以上核桃园56个,建成300亩以上核桃经济林基地8个。
政策扶持 促核桃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确定,2011年至2015年全县要建设核桃经济林12.5万亩。围绕这一目标,县大力开展核桃育苗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委托育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地块,落实具体育苗户,统一规划育苗品种;由林业包联干部全程监督,做到规范整地,规范育苗,保证苗木质量;产业办全程监控,确保种子来源安全;规范育苗耕作流程,加强苗期田间管理,为培育壮苗创造条件。
还出台了鼓励扶持核桃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坚持“谁栽、谁管、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广大群众、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多种形式投资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制定了核桃产业补助扶持政策。对集中连片在100亩以上的,由林业部门免费提供优质苗木,300亩以上免费供应化肥、地膜,负责组织嫁接,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核桃产业发展的资金达8000余万元。
今天,的田间地头、沟沟峁峁的核桃林正茁壮地生长着。这些核桃林,倾注着林农们辛勤的汗水,更饱含着仓颉故里群众增收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