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3-11-30 16:35:37 阅读量:
——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之篇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过程,也是打造一个山清水秀、平安和谐的宜居新都市的过程。今年以来,认真对照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标准,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扎实推进全区创文工作。目前,该区创文硬件设施日趋完善,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城市面貌也大为改观,为全市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好了5个文明街镇。在官路、吝店、闫村等3个“实地考察”迎检镇机关设置了创建宣传栏和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对集镇街道进行了整修,沿线村镇环境卫生得到整治,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及科普、文化活动场所已配置到位,并能正常开展活动。站南、杜桥两个迎检街道依托社区建立了市民学校、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及科普活动场所,机关创建氛围浓厚,“一站式”办事大厅服务规范,调解委员会资料记录健全,达到了省级检查验收标准。
打造了15个精品社区。将社区居民学校、文化及科普活动场所等3项工作进行整合,集中力量建成的6个高标准社区(秦牛、四号信箱、西岳、新世纪、文昌阁、东风中街)和9个迎检社区(红旗、佳苑、朝阳、杜桥、财政局、朝阳西路、供电、印机、西南京路)已全部达到 “设施完备、活动丰富、卫生整洁、资料齐全”迎检工作要求。对其他36个普通社区的现有办公场地进行了优化配置和刷新改造,并统一安装了社区标识牌、工作制度牌。
新建了4类硬件设施。该区投资88.4万元,借助南京路初中、实验初中、南塘小学原有场地、设备开工建设的3所学校少年宫目前均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胜利大街生活垃圾中转站即将投入试运行,4台大型湿式清扫车已上路作业,20座环卫公厕已完成无障碍设施改造,并按照环卫“窗口”行业标准,向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王尚德烈士纪念堂、革命烈士展览室、管理办公室、碑廊等主体设施建设已完工,场馆布设、绿化硬化即将完工,王尚德烈士陵园已被命名为市、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渭南鼓楼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治理,文庙大成殿主体维修工程目前已完工。
提升了中心城市形象。该区发动基层单位及广大市民,集中开展“大清扫、大擦洗、大洁城”活动,对卫生死角和薄弱环节进行清理整治。同时,进一步明确城区环卫作业标准,63名环卫路段长全天上路巡查,1340名环卫工人一日三扫、不间断保洁,1232条背街小巷全部落实清扫保洁人员,7台清扫车、1台冲洗车、2台洒水车、5台垃圾收集车每天上路作业。此外,还长期开展道路“畅通工程”和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目前,中小学校上学、放学期间秩序良好。物业、医疗、行政大厅等“窗口”行业单位服务日趋规范。(记者 梁 元 实习记者 王东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