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如何炼成致富大产业

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3-11-29 15:17:50 阅读量:

  ——探究临渭区葡萄产业的市场化之路

  一颗种子,埋下一个希望,形成一个品牌;一串葡萄,“串”起一个产业链,探索出一个“企业+产业园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成就一方百姓致富的梦想。这是对临渭区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20万亩葡萄产业的生动概括。

  “引导不包办。”近年来,临渭区始终坚持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市场运作,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应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开拓销售渠道、规范购销市场等手段,提升农民商品意识,帮助他们降低风险、“少走弯路”,使“小葡萄”成为全区农民致富增收的“大产业”。

  如何确定火种?

  ——坚持市场运作,提出“质量就是市场”。

  关注临渭葡萄产业发展的人一定会注意到,尽管果品市场跌宕起伏,但临渭葡萄的价格却年年保持了一定的增幅。

  临渭葡萄何以如此“青春永驻”?

  “品质就是保证,质量就是市场”。这是临渭区委、区政府给出的答案。

  今年临渭区葡萄由于天气干旱,有所减产,但价格从去年每斤葡萄2.8元,上升到今年的每斤4元;从上海、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地来的客商200余家,比去年也整整翻了一倍多,葡萄总产值一举突破15亿元。

  “今年能有这么好的收益,主要靠品质。” 在今年的葡萄交易市场,农民深切感受到这一点。

  为了提高葡萄品质,今年,临渭区围绕“提质增效”这一目标,大力推广标准化示范园建设,不断加大果农培训力度,从源头上确保葡萄品质始终站在市场最高端。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省级现代化示范园2个。出众的品质以及“全国最大的鲜食葡萄成产基地”这个招牌吸引来了全国各地的客商。而这一切就是临渭区始终坚持市场运作而结出的硕果。

  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园”的发展思路,临渭区举全区之力,在下邽镇建设渭北葡萄产业园,作为葡萄市场的先行探索者。以引种、科研、示范、推广为一体,实现生产标准化、产业规模化、科技高新化、机制市场化、园区景观化、城乡一体化,使葡萄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临渭区成立葡萄研究所,开展葡萄新品种的研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全区葡萄品种结构合理搭配与调整。并常年聘请6名国内知名葡萄专家、教授,结合葡萄产业发展实际和物候期,为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