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综述

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3-11-02 16:01:47 阅读量:

  突出特色优势,释放投资商机,承接产业转移,展示发展成果。在三省四市的高度重视和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首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昨日在我市圆满落幕。
  三天的展览展示、推介洽谈和分流考察有序、高效、务实,共吸引了省内外数百家企业汇聚渭南寻求商机,签订30个项目总投资额569亿元,其中150多位客商代表分赴我市县区考察,万余人走进市体育馆进行参观。作为活动的发起者和东道主,我市精心细致筹备,节约务实办会,为推动黄河金三角各市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搭建起了一个更高更广的对接交流平台。
  凝心聚力 精心筹备
  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全国唯一跨省区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抢抓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全面对接、深度融合、共同发展是国家赋予的使命,也是三省四市共同的愿望。本届投资合作交流大会由我市和陕西省商务厅倡议召开,得到了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河南省三门峡市以及金三角协作办事处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市上成立了专门的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精心开展筹备工作。还多次召开会议,落实工作方案,层层夯实责任。将此次大会办成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加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迅速成为省市20多个部门单位的共识。
  为了确保实效,从8月15日到10月27日,市级四大班子领导分头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开展投资促进活动,促成了一大批合作项目。市外经局在上海、北京、广州、南京等地开展了点对点、城对城式的小分队招商,宣传推介渭南,拜访重点企业,洽谈对接项目。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也开展了系列专业招商活动,为此次活动的举办奠定了基础。
  简约务实 成果丰硕
  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务实办会,不仅要体现地域特色,同时也要注重办会实效,避免大而空。我市将省市领导提出的这一要求贯穿到会议的全过程、落实到了每个环节。
  初步统计,本次活动较同类活动相比,预算费用减少40%。
  与会人员发现:大会没有了开幕式和民俗文化展演;会场没有铺设红地毯、不摆鲜花;实行自助餐,以本地风味小吃为主;首日举行的投资合作交流大会和黄河金三角项目推介会、陕西东大门旅游项目推介会、农业产业优势项目推介会、园区特色产业推介会总共安排一天时间、使用同一会场;客商分流考察活动全部安排市县招商业务骨干负责接待,陪同人员明显较少。10月29日—30日,根据客商投资意向,我市有针对性地组织客商围绕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和特色园区产业,分三路赴各县(市、区)实地考察。这样的安排,让参会客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专业考察和项目对接上来,尽可能地进行沟通交流,活动效果更加明显。
  活动现场,一股股清新简朴、高效务实的会风拂面而来,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的成功签约鼓舞人心。在28日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四市共签订项目30个,涉及金额569亿元。其中,我市签订了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项目、日丰建材生产基地项目、县光宇LED生产线项目、连霍高速渭南西出口升级改造项目、县洛河公园旅游地产开发等项目共19个,总投资额234亿元。当天下午举行的陕西东大门旅游项目推介会、农业产业项目推介会、园区特色产业推介会上,各县(市、区)竞相上台、精彩发言,我市完备的产业基础、巨大的发展潜力给客商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选择在渭南投资,是因为这里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环境优良,有着诸多优势,发展潜力巨大。”红星美凯龙集团副总经理蒲若鹏说。
  特色展示  亮点突出
  中国之心,精彩渭南。此次活动的展馆按照突出地域优势、展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潜力的原则,重点展示黄河金三角完备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文历史、独特的旅游资源、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我市围绕大华山旅游、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兴产业基地等独特品牌,设置了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园区特色产业等三个展区。
  整个展区简约大气、亮点突出,我市组织100多家企业参展,共展出200多种特色产品,吸引了众多客商驻足参观。特别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几大产业的产品引人注目,苹果、华州蔬菜等特色名优产品备受青睐。
  几天来,市级四大班子领导前去参观指导,市县部门广大干部前去参观学习,前来展馆参观的市民群众也是络绎不绝。所见所闻,使大家看到并感受到了我市加快“三区”建设、推进“四化”同步、全面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务实举措、显著成绩和坚定决心,对把渭南建设成为面向大中原、融入大西安的关天开放合作之门,宜居宜业的生态田园新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东西合作高地,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基地和关天经济区的菜篮子、大厨房,国际一流的旅游胜地充满信心。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