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3-10-12 10:02:19 阅读量:
——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春阳
记者:王书记,您好!今年是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关键年,在此过程中市政法委在责任落实和制度推进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王春阳:今年以来,我委以打造民主公正法制环境为目标,始终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融入政法综治维稳的各项工作中。政法委机关形成了领导负责,全员参与,科室包联的工作机制。并研究制定了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市委政法委机关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把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创建工作任务分解到了具体科(室),细化责任,严格抓好落实。各科(室)也能结合自身业务工作,以散发传单和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针对创建牵头项目还成立了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市人大副主任胡会维为副组长,市政府办、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等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市创建民主公正法制环境项目领导小组,召开了项目组工作推进会和“三区”治保会、调委会建设座谈会,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与机关建设有机结合,在机关提出“勤学习,善工作,守纪律,创一流”要求,重新修订完善了机关学习、工作、纪律等各项制度。特别是针对敏感期、重大节会期维稳任务重的实际,制定了特殊时期机关干部工作纪律。同时,开展“周五读书日”活动,建立了机关“读书角”。开展了“四治理”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加大“庸、懒、散、奢”治理力度,制定了各科室目标任务和考核办法,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纪律,形成了大家谋事、想事、干事的良好氛围。同时,组织机关同志积极参加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知识竞赛和健康跑活动,发放创文宣传手册和文明礼仪手册,推行政法委机关常用礼貌用语45句,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起“渭南是我家,文明靠大家”、“人人都是软环境”等文明理念。开展以社会公德为主的“一唱四管”活动,引导机关干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摒弃陋习,崇尚文明。
记者:目前,在落实创建任务中都做了哪些工作?进度如何?
王春阳:我委始终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与平安建设有机结合,以文明促平安,以平安保文明。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加大渭南城区等重点地区的交通秩序整治,严厉查处了一批无证无照车辆,新设立了一批交通信号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得到全面推进,初步构建起“点线面结合、人技物优势互补、打防控无缝衔接”的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新体系。到目前,全市财政累计投入2.8亿元,安装视频监控点29329个、建立治安卡口76个、公安检查站40个。广泛开展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近年来,我市向中省推荐上报见义勇为先进分子11人,受中央表彰3人,省上表彰1人。制定完善平安镇(办)、村(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等创建标准及考核办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式,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已经形成,“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全面建立,“社会化+专业化”调解模式逐步推行。建立健全联动应急工作机制,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更加规范有序,此外,我们狠抓牵头项目,积极打造民主公正法制环境。加强督查协调,全力推动项目组各项工作。积极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大力推进司法公开,有力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有效减少了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违法案件的发生。加大对政府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市民对政府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开展“三八”维权周宣传教育服务活动,提高了广大妇女群众的法律维权意识。加强未成年人、老年人、孤残儿童、弃婴救助工作及其合法权益保护工作,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事件(遗弃、虐待、侮辱)的投诉率明显下降,虐待、不赡养老人案件的发生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群组织建设,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基层民主政治普遍加强。
记者:在今后的创建中,还需要加大哪方面的工作力度?
王春阳:一是继续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对每一项创建任务都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到层层有人抓、环环有人管、件件有人做。二是进一步化解矛盾纠纷、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继续深入抓好当前正在开展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专项行动,对久而未决、社会影响大的重大矛盾纠纷加大调处力度,实行领导包案,逐一落实维护稳定措施和责任。三是进一步推动牵头项目任务的落实。多措并举推动项目组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不低于80%,群众对政府保障人民基本文化的满意度不低于85%,虐待、不赡养老人案件发生率不高于2(起/万户),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事件投诉率不高于1.5(起/万户),社区居委会选民参选率不低于80%。(记者 梁 元 实习记者 郭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