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在阳光下运行

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3-07-31 14:05:34 阅读量:

  本报记者  王 松
  从7月27日开始,我市公开竞争选拔城市投资公司总经理、中心医院院长(市传染病医院院长)和渭南高级中学校长的面试工作依次进行,29日圆满结束。参加面试的共18名,其中竞争城投公司总经理的8名,竞争中心医院院长(市传染病医院院长)的5名,竞争渭南高级中学校长的5名。
  记者跟踪采访了面试全程。感觉与以往相比,此次面试工作亮点多多。
  首次实行公开竞争选拔模式。从方案设计到实施过程,综合了传统意义上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优点,面试前到报考单位进行职位调研,面试中增加竞职演讲、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环节,突出竞争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次取消了笔试。考生资格审查通过后,直接进入面试环节。不搞笔试,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有效解决“高分低能”、“考试专业户”和“一考定音”等问题,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考出干部的真水平、真本事。
  首次实行多维面试。在开展职位调研,让考生熟悉岗位情况、知晓职责要求的基础上,这次面试采取竞职演讲、半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多维方式进行。既考他讲得如何,更考他干得如何,让考生通过以往实绩阐述自己的优势;既测试考生语言表达能力,又测试决策应变能力;既考察考生综合分析能力,又考察组织协调能力,确保将素质高、能力强的好干部选拔出来。
  首次邀请公民代表和职位单位中层现场旁听。为了进一步扩大民主,更好地落实广大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只要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我市公民或在我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公民,均可报名参加旁听。面试共邀请了48名公民代表和75名单位中层干部旁听,对评委打分情况、考务人员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并组织职位单位中层以上干部民主推荐,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参与、监督我市的公开竞争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提高了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本次面试另一特点是考官组成多元化。为确保此次面试公开、公正、公平进行,主考官、副主考官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其他9名考官都是来自资本运营、城市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资深的外地专家,有行政领导,有专家学者,突出了考官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加之试题针对性强,有效保证了面试打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此次公开竞争选拔,诸多做法在全省尚属首创,社会反响良好。“我觉得这次市委组织的公开竞争选拔领导干部的面试,形式新颖,让我这样的普通公民参与进来,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做到了把权力关在了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65岁的退休干部雷德录旁听完第一场面试后高兴地说。
  据悉,面试结束后,市委将根据面试成绩,确定考察对象,进行差额考察。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