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管好渭南粮仓 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3-04-23 18:21:18 阅读量:

  ——就今年全市粮食工作访市粮食局局长李建民 

  (记者 李小鸽)粮食工作是最大的国计民生,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近年来,我市粮食系统努力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购销网络体系,切实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带动了粮食企业发展。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市粮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日,就如何做好今年的粮食工作,记者专访了市粮食局局长李建民。

  记者:凡事预则立,今年全市粮食工作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目标顺利实现?

  李建民:今年,粮食工作将以守底线、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守住管好渭南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为目标,在服务全市宏观调控、服务粮食流通、服务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实现工作重心大转移、粮食产业大发展、粮食工作面貌大改观,把保障粮食供应的能力牢靠地建立在我们自己身上,把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推动“新四化”和陕西东大门建设。

  为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强调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水平。体现到具体工作上,就是做好“一调控四工程”。“一调控”是指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面落实地方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二是加快应急成品粮油储备的建立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三是运用综合手段调节市场供求,保障粮食市场有效供给、消费价格总体稳定,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四工程”分别是仓储设施建设工程、农户科学储粮工程、质检体系建设工程、放心粮油全覆盖工程,这四工程都关系到全市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粮油产品消费安全。

  记者:粮食产业化经营是推动粮食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市目前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情况如何?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李建民:粮食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粮食产业特别是主导粮油等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产供销、贸工农、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一条龙经营机制。当前,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主要有公司+基地、公司+相关组织+农户、龙头企业+购销企业+农户三种形式。

  近几年,我市的粮食产业化经营迈出了跨越发展的步伐。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粮油加工企业55家,年生产能力287.4万吨。其中,小麦粉加工企业30家,年生产能力180.4万吨;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1家,年油料处理能力107万吨。面粉、食用植物油等粮油产品的年总产量达96.4万吨。2012年全市粮油加工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0.8亿元,实现利润2.3亿元。涌现出陕富、八鱼、老香君、天菊、合欢等一批知名企业品牌。粮油加工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从最初的单纯粮油初加工发展到目前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低碳环保为主要方式的一体化经营。

  下一步,我们将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引导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实施创新驱动,形成科技引领的粮食产业化体系。一是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大力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大型企业兼并重组,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改造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二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进升级改造。按照安全、优质、营养、健康、方便的要求,加快系列化、多元化、营养健康粮油食品的开发,提高优、新、特产品的比重。大力发展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粮油加工产品,严格控制成品粮的过度加工。加快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粮油加工企业,提升粮油加工业整体技术水平。

  记者:“放心粮油全覆盖工程”是列入今年省市民生工作的重点之一,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李建民:我市的放心粮油工程于2011年启动,目前拥有省、市放心粮油产品51个、放心粮店16家,全国放心粮油生产示范加工企业6家,全国3A级信用评价试点企业1家。

  2013年,“放心粮油全覆盖”工程将作为民生工程大力推广,这也是对今年2月份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实施放心粮油全覆盖工程的意见》和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的落实。“放心粮油全覆盖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从源头上确保粮油质量安全,加快实施名牌品牌战略,同时建立“放心粮油”经营网络和完善“放心粮油”管理制度。我市将从2013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投资1500万元,建示范店90个,经销点600个,实现“放心粮油全覆盖”。今年,将建示范店20个,经销点100个。现在,已在多方调研、学习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实施方案,开始了布点工作。老香君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号召,注册成立了“老香君粮油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拟在全市设立50个放心粮油连锁超市。2012年12月、2013年4月,已有两家超市开业,这是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放心粮油”经营网络的有效探索。

  记者:正视问题才能弥补不足,您认为全市粮食工作还有哪些欠缺?改进措施是什么?

  李建民:在肯定去年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全市的粮食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个别县市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形势下,粮食安全的意识淡化,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粮食收储设施陈旧,基层粮食收储网点萎缩,粮食流通设施薄弱落后的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国有粮食企业小、散、弱的状况依然存在,产业链条短、资产质量差、贷款融资难的问题普遍存在。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年的粮食流通工作,我们制定了五项措施。一是继续对市县两级原粮及应急成品粮油储备建立情况进行考核;二是加大对粮油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三是健全粮食收购服务体系,抓好粮食购销工作;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五是加强思想作风、党风廉政建设,为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