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以民生为本惠民利民促发展

来源: 时间:2013-01-16 14:34:17 阅读量:

2012年,汉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民生为本、就业优先”主题主线,统筹推进城乡就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直接关系群众福祉和社会稳定的民生实事,用为民、惠民、便民、利民的实际行动为汉中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凡进必考制度招录安置大学生2300人全市严格落实公开、公正、公平的人事考录制度,精心组织面向社会公开考录的人事招考录用工作,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安置高校毕业生2300人。其中:招录公务员321名,市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60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530名,农村基层人才振兴计划工作人员285名,县区事业单位招录1000余人,定职定位安置军转干部55名。配合省人社厅完成基层政法干警招录、公务员空缺职位补录、基层人才振兴计划学历资助项目和社区工作人员招录等人事考录工作,指导县区规范做好事业单位招录工作,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录人数连年居全省各市前列,总结创造的“四随机、三当场、两隔离、一屏蔽”做法多次在全省介绍经验。

政府扶持自主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8亿元市、县区坚持“能放则放、能宽则宽”原则,简化贷款审批程序,降低担保门槛,筹集担保基金3000万元,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7.87亿元。以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为抓手,积极实施创业促就业政策,完善全民创业体制机制,全市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创业服务明显加强,创业愿望有效保护,创业活动显著增多。全市建成创业示范园区和创业示范街113个,征集创业项目1636个,组织创业培训8331人。召开首届“创业明星”表彰暨创业型城市建设推进会议,表彰创业典型32名,勉县、西乡县顺利通过省级“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验收,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明显。完善全民社保体系居民养老保险覆盖200万人全市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统一、管理统一、经办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市应参保202.78万人,已参保202.76万人,参保率达100%,提前实现参保人群“全覆盖、无空白”目标。全市45.7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养老金发放率达100%。着眼构建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全市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五项保险扩面成效显著。将全市近3万名城镇集体企业超龄人员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3.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面8557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2.44万人,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63%。失业保险扩面3879人,工伤保险扩面2.52万人,生育保险扩面8760人,做到参保人员应保尽保,个人待遇应发尽发。将7户企业182名“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基金管理,对9.7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调整,月人均增加290元,调整后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月平均待遇达1846元。

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培养选拔人才8万人全市各级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育选拔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788名,全市中专及以上学历和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才总量达8.1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人才队伍总量明显增加,结构显著改善,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实施基层人才振兴计划项目,全市188个镇和办事处的学校、卫生医疗和涉农单位平均拥有12名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提高9个百分点。

营造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1%在营造和谐劳动关系中,全市深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着力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53%,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4%,劳动合同签订率总体达到91%。加大企业工资调控力度,推行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及时发布最低工资、社会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出台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监察活动,为劳动者追讨工资、经济补偿4300多万元,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时效内结案率达100%。(通讯员赵斌记者吴忠堂)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