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铜川日报 时间:2012-10-31 20:37:33 阅读量:

铜川市以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为核心,大力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工程,促使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在了全省前列。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261万平方米,已有3.45万户、12万困难群众喜迁新居,困难群众有了文明、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铜川市为解决困难群众、外来务工人员、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建设,同时继续加快了经济适用房和棚户区改造力度。

今年铜川市提出打造锦绣新城等保障房项,该项目总用地4.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543.5万平方米。在“造价不高水平高、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的理念下,建设了高标准配套的公园、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为使好事办好,铜川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出台了《住房保障工作评价考核暂行办法》等,每月对各区县和相关单位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进行打分排名,进行公布,促进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让困难群众买得起房,想方设法降低房价,对土地实行了行政划拨,廉价房每平方米售价680元,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每平方米1.3元,最大限度满足了住房困难群众的利益诉求。

在此过程中,铜川市将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进行有机结合,改善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铜川市采用集中建设和分散配建相结合的方式,对拆迁难度大的棚户区,坚持“先建设、后搬迁”,化解了拆迁难题。在建设布局上,有综合性小区等。在户型设计上,大部分住房设计为二室一厅。铜川市还对保障性住房加大了资金投入,坚持按工程进度“直通车”支付,确保了资金使用安全。

在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下,在全省首次采用电脑公开摇号的方式分配住房,达到了房源公开、分配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并在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对新建住宅小区统一按规划完善了道路、绿化、供电等,为困难居民创造了一个文明、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