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部网 时间:2012-10-13 20:37:49 阅读量:
西部网讯(通讯员 王洪宝)文化建设代表一个地方发展的文明程度与和谐程度,文化发展又对一个地方形象力的建设和吸引力、竞争力的增强及影响力的提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强县建设中,石泉县依托“五大活动”为载体,通过清底子、建机制、强保障,多交流、广联谊、拓思路,抓外宣、造声势、促营销,让城乡居民参与并受益于文化建设的同时也提升了石泉文化在县内外的综合影响力。
考察调研活动有成效。为了将文化强县建设工作抓得更实,该县一是抽调单位精干力量组成4个调研组,深入文化旅游单位、村镇社区、社团组织等分别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民间手工艺市场进行调研,掌握了解了全县文化建设与发展工作情况;二是召开文化强县建设座谈会,会前邀请省内外权威、知名、富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文化界领导到相关单位和旅游景区进行考察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20余名专家学者从理论层面、从实践应用层面对石泉县文化强县建设工作提出了真知灼见;三是组织学习考察团赴河北霸州就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深受启发和启示。通过查实情、听建议、开眼界、拓思路,该县开展文化工作的思路更清晰,决策更有力,表现在机制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先后出台了《2012年文化强县建设工作安排意见》、《石泉县文艺社团活动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文化强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同时,在项目申报争取上取得实效,通过把县上的项目包装策划和上级的政策进行融合,现已筛选申报2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其中12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6个项目已经立项待建,还有5个项目正在申报立项过程中,估算投资达2.6亿元,此举在项目支持上为文化强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传承创作活动有成果。该县通过加强对石泉本土各类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传承、保护和推介演示,扶持民间艺人进行传承演唱和作品创新,支持振兴汉剧、花鼓等地方剧种,让传统节目在传承中得以翻新,提升了节目的吸引力,延长了老剧目的生命力。鼓励本土作家、书画家、诗词爱好者等围绕经济建设、文化民俗、社会民生进行创作,优秀作品在出版发行的《石泉文化》、《石泉蚕桑文化》、《石泉诗词》、《石泉摄影》上都能够得以展示,胡树勇的散文集《博写》、李思纯的散文集《泉音倾城》、帅健主编的《鬼谷子故事》、胡星拍摄的微电影《陌上花开》和石泉青少年活动中心创作编排汉调二黄《我家住在汉江边》等作品时代特点明显,社会反响较好。精心编撰的《石泉概览》、精心拍摄的《石泉旅游形象宣传片》和精心制作的文化旅游宣传画册、视频广告及精心改编的《鬼谷子》影视剧本、精心收集的鬼谷子文化研究论文、鬼谷子文化系列书画等,让石泉旅游文化方面的创作成果进一步丰富。
参赛展演活动有部署。文化是魂,文艺表演是形,为了寄文化于艺术形态,扩大文化活动的影响力,该县按照方案要求,周密安排,精心部署,分别组织开展了“电力杯”广场舞大赛、石泉民歌大奖赛、“多彩生活,幸福石泉”群众文化一月一主题活动,举办了民间社戏闹新春、职工运动会、全民健身周、“石泉十美”征文摄影比赛活动等,浓厚的群众文化氛围引起陕西广播电视台的关注,9月5日省台文艺频道《欢乐陕西行》栏目走进石泉,录制了90分钟的旅游文化专题节目,作为栏目开播的首期节目,收视效果很好。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县已举办大型参赛展演活动38场次,充分调动了干群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起到了娱乐大众、陶冶情操、凝聚人心的目的。
对外交流活动有广度。坚持推行“对内对外交流并重,交流学习互促提高”的原则,金秋艺术团代表群众社团组织先后到北京、内蒙、厦门参加演出,石泉鬼谷子研究会、书画协会、诗词楹联学会、奇石协会、交谊舞协会、磐石足球队等组织会员、队员到周边友邻县、省外友好县进行互访交流,以文会友,以活动联谊,以交流互补互促,大大提升了团体组织和骨干会员的知名度和他们的业务发展能力。
宣传营销活动有影响。该县坚持走文化旅游结合的路子,一同宣传一并推介一起营销,先后组织参加省市在西安、等地举办的2012年度西洽会、汉阴油菜花节暨安康春来早旅游黄金周推介会,举办了“西安兴庆宫公园2012郁金香春季花卉展、百姓大看台丹青石泉旅游宣传月”活动,成功举办中国石泉“生态旅游杯”第62届世界小姐大赛陕西总决赛活动,联合策划开展“秦巴水乡、石泉十美”宣传语网上征集、专家评审和“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主题征文、摄影比赛活动及网络媒体采风和省内外资深网友看石泉文化旅游活动等,通过系列战役宣传活动,重点推出“秦巴水乡、石泉十美”旅游宣传品牌和蚕桑文化、茶文化、水文化、奇石文化、鬼谷子文化、民歌文化品牌,通过文化铸魂、文明塑形、品牌营销,让石泉文化旅游业对外知名度、形象美誉度大幅攀升,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的互兼顾、“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