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聘”推“互助”促共赢——汉中市检察院开展特邀检察官助理工作取得实效

来源: 时间:2022-11-28 16:20:40 阅读量:

 

2021年以来,汉中市人民检察院为深入落实最高检和省院工作部署,在全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开展行政机关专业人员兼任检察官助理制度,制定出台《行政机关专业人员兼任检察官助理工作办法》,与市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水利局、文旅局、人行汉中市中心支行等5家单位分别会签《关于实行专业人员互聘交流协作的工作机制》,开展人员互聘交流。全市11个县(区)均出台了工作办法,两级院共聘任特邀检察官助理139名,涵盖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安全生产、食药安全、妇女权益、未成年人保护、金融证券等20多个专业领域,实现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全覆盖,以专业人员“互聘模式”推进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互利共赢,做法受到最高检肯定。截止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已邀请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检察机关办理的15起案件,开展专业咨询50余次,协助检察官解决办案中专业问题60余个。

精心搭建平台,积极引入“外脑”。围绕“四大检察”梳理出与检察办案领域有交集、专业性强的行政机关,主动向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金融管理等部门发函商询,确定相关专业知识过硬、业务经验丰富的行业能手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根据检察办案工作需要,在最高检规定职责基础上,结合特邀检察官助理的专业方向量身定制“职责清单”,实现“一助理一清单”,准确界定自身职责,厘清工作方向,提升工作针对性,为进一步履职打下坚实基础。明确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检察工作的案件类型、具体范围、方式方法,以及相关的规范要求、履职程序、保障机制等,实现沟通顺畅、联动高效。建立与行政机关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检察+行政”工作机制,对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共性问题开展“群对群”探讨、“一对一”交流,拓宽监督渠道和案件来源。

探索履职方式,用好用足“外脑”。全市两级检察机关灵活运用特邀检察官助理具体履职方式,采取列席检察官联席会议、编入办案团队集中履职、参与专项活动、参与公开听证等多种方式,共同推进相关领域治理,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汉台院邀区文化和旅游局文化保护专员参与一起在市级文物汉中古城墙建筑垃圾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会,其对案件涉及的文物保护专业问题予以解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南郑区院邀请区林业局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公益诉讼监督”专项活动中,对野生植物和古树保护等专业问题进行咨询,通过诉前磋商解决专业问题,为制发检察建议及整改提供切实可行的专业意见;洋县院将县自然资源局国土资源管理专家编入办案团队,参与办理一起涉及国有土地闲置公益诉讼案件的调查取证、线索研判等实质性工作,为案件定性提供了关键依据。留坝县院未检部门联合共青团县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干、县妇联、县中学二级心理咨询师等特聘检察官助理,对因家庭监管不到位致其出现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上门开展心理疏导和家庭监护引导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履职形式,加强与相关行政机关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特邀检察官助理各自专业特长和协同作战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案件依法办理,将务实的合作转化成新时代检察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群众办实事方面的具体行动、举措和成效。

互聘交流人员,组建“最强大脑”。为深化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的优势互补,实现互赢共赢,推荐业务骨干到行政机关担任特邀监督员、特邀顾问,运用自身法律专业知识,为行政机关提供法律服务,解决行政机关在日常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从源头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减少行政争议发生,配合行政机关开展释法说理,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化行政执法与检察工作的协作配合。邀请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专业知识讲座、检察业务研讨等活动。通过人员互聘交流、同堂培训学习,多维度、深层次提升执法司法协作水平和检察机关办案专业化水平,组建“最强大脑”。


通讯员:张乘凤

责编:郑黎波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