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公安英模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广大民辅警积极投身各项公安工作,推动全市公安机关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深入开展,10月12日,渭南市公安局举办了“向光而行 礼赞英雄”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报告团成员们分别讲述了他们在工作中敢打善战,面对困难百折不回,侦破案件抽丝剥茧,服务群众甘之如饴的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
让我们来再次回顾,那些感人瞬间……
有这么一组数据,为群众缩减相关资料证明100万份,累计惠及450万人次,为群众、企业减少办事成本3.5亿元……他们秉承“民生车管、车管为民”工作理念,始终将心、情、行融为一体、付诸于行,用涓涓细流汇聚起为人民服务的磅礴伟力。“办事效率高 服务质量好 群众获得感强”已经成为渭南车管所的新标签,2017年以来,渭南交警支队车管所先后20多次受到部省市表彰。2018、2020连续两届被公安部评定为“全国优秀车辆管理所”,今年5月25日,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渭南车管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初入警队,他倾一腔热情推动社区警务持续向好;扎根基层,他凭一颗真心维护了辖区群众的切身利益;面对犯罪,他用一身正气保障了辖区社会的安全稳定。他以“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百姓”为己任,用行动践行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铮铮誓言。为解决辖区治安环境差,撬盗案件多发情况,一个月的时间,他敲开了60%的业主家门,熟识了80%以上的居民和门店从业者,并依托小区治巡队,自筹资金组建了渭南首支自行车巡逻队,弥补了机动车辆巡逻与徒步巡逻的不足,开启了高效、动态化的社区巡逻新方式,仅半年时间,该社区就成为全区响当当的零发案平安社区。从警以来,他参与破获重大案件上百起,身上的伤疤十余处,而这些伤疤却成为了他最美的勋章。
一条路,风雨兼程;二十年,忠诚担当。他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打击犯罪,他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用智慧和勇敢破获了一起又一起重大案件;服务群众,他倾情以待,无怨无悔,用行动守护着一方平安。面对辖区面积大、警力少、治安状况差的窘境,首创了“1+3联动、义务辅警+X”工作模式,建成“谦让和”多元化调解中心,创建 “义务辅警队”“巾帼红旗队” 等社会志愿服务公益组织,建立社会参与、多元并举、法、情、理融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了中、省、市等多部门的高度肯定。
诞生在建国之初、成长在五星红旗下,这是一个有着七十四年光荣传承的基层派出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管好人、看好门、护好村”,到老城关的“邻里守望”,从最初的“红袖章”到现在的“金水管家”,他们从未停止过寻找服务人民的新钥匙,在全市率先推行“一室两队”警务运行模式,搭建了“雪亮工程”二级平台,为警务工作实现扁平化指挥、可视化调度,辖区896个“小探头”成就了“大平安”,他们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用蓬勃向上的朝气、敢为人先的稚气、革故鼎新的锐气接续谱写了枫桥经验的新篇章。
她是一名下派五年的驻村书记,因脱贫攻坚工作突出,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五年来,她将人民公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带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第一线,五年里,她从没有产业到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光伏发电、中蜂、秦川牛养殖、花椒种植、建立农产品销售点等等,每年仅产业分红高达37万元,贫困户年收入从不足2000元,到人均年收入6000多元,共裕村产业在全市遥遥领先。从开始的旱厕发展成水厕,从200多平方的村委会搬进了2000平的党建引领示范村委会,建立起全市第一个村级政务服务大厅。她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
他,战功赫赫,闪耀警营。用十四年的执着和坚守,书写了忠诚卫士的使命担当。为实现命案积案清零目标,他将历年来未抓获的命案积案逃犯一一建档造册,加班整理,研究分析案情,比对在逃人员,落地查缉目标,仅用半个月就连续抓获3名负案在逃15年以上的命案逃犯。五年来,他累计组织,侦办各类刑事案件8300余起,摧毁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打掉恶势力团伙9个,其他犯罪团伙3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43人。他用一身正气传承着刑侦精神,用甘洒热血维护公平正义。
没有一线侦查的惊心动魄,却为每一次执法写好规范的注脚;很难直观呈现警民鱼水的互动,却在每一个铁案中彰显着淳朴的为民初心。全市率先完成了“三个中心”建设,创新建立“初检+复检” 、“双岗看管”、“采样器具即时处理”、“警案人财卷”一站式跟踪督导等十余类机制制度,共受理登记案件2869案4326人,无一例办理差错,也没有发生过一起执法安全事故。让澄城法制工作实现了一次成功蜕变,在全市乃至全省竖起了一座标杆,赢得了各方高度赞誉。用一颗赤诚之心,捍卫着法律的尊严,守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书写着法治人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渭南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