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走向你的时候——记三原法院民事审判庭办案团队

来源: 时间:2022-10-13 16:35:05 阅读量: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本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用汪国真的诗句形容不少当事人来到三原法院民庭打官司的感受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三原县法院民事审判庭共有五个办案团队,分别由五名员额法官带领着各自的书记员组成。多年来,他们始终以“案件无小事,深情为人民”为座右铭,在一件件看似普通却隐含着无数个家庭曲折故事的民事案件办理中,为促进社会和谐、邻里和好、家庭和睦,以长年累月的坚持为案件当事人送去了缕缕春风。

 

三原是西安的北大门,商贾云集,商贸繁荣,因此而产生的借贷纠纷、合伙纠纷、加工承揽合同纠纷、运输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经济领域案件逐年递增,民庭办案团队对每一起受理的案件都把促发展保稳定保民生放在首位,吃透案情,理清思路,依法调解,公正裁判。2022年庭里受理了一批农民工索要劳动报酬的急案,面对情绪激动的农民工群体,庭长段哲同志不推不拖、率先垂范,立即带领全庭干警密切配合、分头工作,主动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终于让这些辛辛苦苦工作了大半年的农民工拿到了血汗钱,看到农民工兄弟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她的心里暖暖的。司法为民,是她始终的坚守。

邻里和谐是新时代社会安定、乡村文明的重要体现,但邻里之间常因不同的原因产生地界、排水、损害赔偿等各种纠纷。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不仅会影响邻里关系,矛盾进一步激化,甚至会造成恶性事件。民庭办案法官在遇到类似案件,都会根据“小事不计较,大事共商讨,邻里互助团结”为原则,坚持群众路线,用马锡五审判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讲法讲理讲情,让司法充满温度,维护和谐邻里关系,努力化解群众矛盾,以案促教。2021年民庭夏芳法官审理一起因挖断自家庄基围墙致使邻里散水受损的案件。夏法官多次前往当事人家中,并现场勘验丈量,充分了解损坏程度,同时本着“邻里团结和睦相处,促新民风建设”思想,耐心细致、客观公正分析原因,倾心调解,打开心结,化解矛盾,最终达成赔偿协议并即时履行。倾心调解,是她坚持的理念。

 

有这么一句法律谚语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因此,尽可能缩短办案周期,也是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便民之举。2022年7月,民庭法官王蕾受理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针对该案法律关系单一、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事实清楚、争议标的不大的特点,承办法官决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该案,从走访被告确定案件事实到开庭审理,并在庭审后三日内向原被告送达了表格式民事判决书,仅用十日审结了该起长达五年的纠纷。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减少了诉讼成本,缩短了办案周期,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表格式判决书的推广适用更让案件事实和裁判理由一目了然。提高办案效率,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始终是中国人最看重的幸福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离婚纠纷、赡养纠纷、抚养纠纷、继承纠纷等家庭矛盾纷至沓来,2021年,民庭法官刘红卫受理了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父母因感情不和分居,父亲有固定收入却不履行抚养义务。案件受理后,刘法官耐心倾听当事人诉说,细心寻找当事人心结所在,诚心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在双方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情况下,依法判决被告自2021年起至2024年每月支付原告抚养费。维护法律权威,是他始终的坚持。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是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最普通不过的案件类型,但民庭法官李晓丽在这普通案件的审理中用真情温暖了当事人的心。2022年李法官承办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被告在判决书生效后表示愿意按照判决内容履行赔偿义务,为尽快让当事人拿到赔偿款,李法官决定驱车前往“上门服务”,当躺在床上的原告从李法官手中接过赔偿款时,激动地连声说:“真是辛苦你们了,这么短的时间就维护了我的权益,还把钱给我送到家里,实在是太暖心了”。心系群众,是她真实的写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三原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始终坚持为民初心,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问题,将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一面面锦旗,一声声感谢,不仅承载了当事人的认可和肯定,更是三原县人民法院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体现。


作者:段哲

编辑:王晨伟

责编:郑黎波

主编: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