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12-09-24 10:37:58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2-09-21 09:35:43
走进义合法庭,庭长黄波介绍说,法庭有审判人员4人,陪审员1人,负责审理义合镇、中角镇、枣林坪镇、满堂川乡227个行政村的民事案件。所谓“庭、站、点、员”便民服务试点,是以法庭驻地为中心,乡镇建立便民诉讼联络站,各村建立便民诉讼联络点,选聘司法所工作人员、村负责人或威望较高的村民为联络员,并在乡镇、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置“庭、站、点、员”联系方式的公告牌,使群众在不出家门、不离村镇的情况下,就将矛盾纠纷通过联络点、联络站传递到法庭,村联络员整理相关材料,将情况汇总报镇联络站,由联络员进行先行调解处理,同时将矛盾纠纷情况报送至法庭,法庭工作人员在三日内及时着手处理。通过这个流程,先后化解相邻纠纷30件、抚赡养纠纷15件、民间借贷纠纷40件、健康权纠纷25件,使大批纠纷通过诉前“三方逐级调解”。
当前,农村涉诉的继承权纠纷、占地拆迁补偿利益分配纠纷、婚姻关系纠纷等类型案件,当事双方积怨深、对立情绪大、涉诉人员多。这些案件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在法律意义上案件得到了处理,但深层次的矛盾难以化解,不仅会影响当事人双方生产和生活,而且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义合法庭在收到案件诉讼材料后,当天就走进诉争标的所在地或者当事人居住地,了解调查,找焦点,抓实质,通过耐心听、细心记、苦心劝,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矛盾化解在诉讼前。今年以来,该法庭立案受理的各类民事案件4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6%,辖区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了58%;案件结案率、调撤率均为100%,无一判决案件,推进了平安社会的建设。
针对农村离婚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该法庭建立了离婚诉讼引导机制,首先派有资深经验的法官与离婚案件当事人沟通,引导当事人讲述诉状背后与案件有关的事实,与当事人充分沟通。其次带当事人参观设计好的离婚案件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专栏、调解离婚案件的实况视频、影像资料等,让当事人“对号入座”。他们将印制好的“离婚案件成因及解决对策”“离婚案件调解好处”宣传资料发放给当事人,之后组织当事人双方、近亲属代表、基层组织代表、人民陪审员等参与调解活动,缓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避免了“庭内吵庭外打”“抢孩子拉媳妇”等不良现象发生。靳某与李某夫妇生育一儿一女,李某坚持解除婚姻关系,遭到靳某的坚决反对。法庭邀请双方亲属代表参与调解,经过耐心劝解,使双方当事人很快达成了调解协议。